食品接触材料:又称食品包装材料、间接食品添加剂,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食品接触材料)。
主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分类
餐具:刀叉、碗、筷、勺、杯、碟等
厨具:锅、铲、砧板、不锈钢厨房用具等
食品包装容器:各种食品包装袋、饮料食物盛装容器等
厨房家电:咖啡机、榨汁机、搅拌机、电热水壶、电饭煲、烤箱、微波炉等
儿童用品:婴儿奶瓶、安抚奶嘴、婴儿用饮水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欧盟定义: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或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定供作此用的;或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活性和智能材料。
美国FDA定义:间接食品添加剂
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食品接触材料出现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向食品的迁移,或由于意外萃取而出现于食品中。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主要来源: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涂料、树脂类):感官指标、脱色试验、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甲醛、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苯乙烯、锑、锗、丙烯腈、己内酰胺,双酚A,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DEHP、DINP、DNOP、DBP、DMP、DEP)
食品接触材料(玻璃、金属、陶瓷/搪瓷类):重金属溶出量、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
纸制品类(食品包装用原纸):铅(以Pb计)、砷(以As计)、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综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核查通报的质量问题为:
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超标;
金属制品:镍、铬、锰、锌、铁等金属迁移量超标以及内涂层脱落;
塑料制品:甲醛、芳香胺等有害物质迁移量超标、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以及有异味等。
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安全性事件:
a、仿瓷餐具事件;
b、2005年8月报道的“PVC保鲜膜中DEHA事件”;
c、“一次性餐盒中填充工业石蜡和碳酸钙事件”;
d、2006年6月“塑料桶装食用油导致增塑剂迁移问题”;
e、2008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某些食品包装袋中苯残留严重超标事件等;
f、2007年邻苯二甲酸酯事件:日本查出了中国产的某品牌的瓶装产品的瓶盖里使用的PVC垫圈含致癌物质—邻苯二甲酸酯。
各国检测标准:
欧盟1935/2004/EC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玻璃、陶瓷、不粘涂层、橡胶、硅胶等
美国FDA 21CFR Part 170-189
适用材质:树脂及聚合物涂层、烯烃聚合物、尼龙、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密封垫圈、纸制品、橡胶、陶瓷等
德国LFGBSec.30 & 31(原LMBG)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纸制品、不粘涂层、硅胶、橡胶、陶瓷、金属合金制品等
法国DGCCRF 2004-64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塑料复合材料、纸制品、橡胶、硅胶、铝合金、不锈钢、锡制品、铸铁、陶瓷等
意大利Ministerial Decree of 21 March of 1973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硅胶、橡胶、陶瓷、玻璃、不锈钢、有机涂层等
日本食品卫生法JFSL 370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橡胶、硅胶、纸制品、金属罐制品、玻璃、陶瓷等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硅胶、橡胶、再生纤维素薄膜、纸制品、玻璃、陶瓷、金属等
中国GB
适用材质:多种塑料原料树脂/成型品、环氧酚醛涂料、聚四氟乙烯涂料、复合食品包装袋、纸制品、搪瓷、玻璃、陶瓷、橡胶、不锈钢、铝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