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协助组织充分理解新版ISO 9001:2015,标准在修订过程已经采用了从用户收到反映有用的意见,并考虑到其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和影响。 o"kL,&
在质量管理系统标准改版(或称修订)开始前,“必要性研究”项目组提交了报告,使用了详细的数据和材料以支持修订必要性的论点。 VZ7E#z+nM#
d@tNlFfS
导语 9%m^^OOf
i@ 86Ez
m6Qm }""
本文由国际认可论坛(IAF)与ISO/TC176 /SC 2/WG 23共同合作,为ISO 9001:2008转换ISO 9001:2015提供指南,为有关各方在安排和实施ISO 9001:2015转换前所要考虑事项提供建议。 2tQ?=V(Di
相关利益方应加以考虑并明确的有关活动,增强对ISO 9001:2015背景环境理解。ISO 9001在修订版引入了重大变化,并于2015年9月发布。 =GiN~$d
该标准条款的标题、正文、通用条款和核心定义均基于ISO指令附件SL的高层次架构(HLS),以提高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兼容性和协调性 PO|gM8E1x?
ISO 9001:2015新版本主要变化: tJm1Q#||
1)采用ISO指令附录SL的第1部分中的高层次架构(HLS) "s@q(J
2)明确要求“基于风险的思维”,以支持和提高“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t Q.%f:|
3)减少规定性要求。 w8#ji 1gX
4)更少强调文件。 j!@,r^(
5)提高对服务的适用性。 c @KNyBy2
6)要求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Fz5eCe\B
7)增加对组织环境的重视。 ?!3u?Kd
8)增加领导要求。 Bp4#"y2
9)重视以实现预期结果来提高客户满意度。 FS*J8)
下列相关利益方从本指南中将获得收益: 8
k_hX^
1)获证和/或使用9001:2008的组织。 :z\||f
2)认可机构(Abs)。 g+xcKfN{
3)认证机构(CBs)。 th5UzpB4
4)培训机构及咨询人员 zXxA"
转版 KYq<n& s
国际认可论坛(IAF)及ISO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已商定,自ISO 9001:2015发布之日起为期三年的转换期。 \[/}Cy
2013年10月23日在汉城召开的IAF大会通过IAF 2013-15号决议,支持ISO 9001:2015标准3年的转换期。 E_{P^7Z|Jg
ISO 9001:2008版认证证书有效性: ${97G#
自ISO 9001:2015出版后,ISO 9001:2008版认证证书不再有三年有效期。 \\Z?v,XsS
转换期颁发的ISO 9001:2008认证证书有效期需与三年转换期截止时间相一致。 x$pz(Q&v
参与认证认可有关各方的具体指南 8mO_dQ
组织必需变更程度取决于现有管理体系成熟度与有效性、组织结构与实践经验,因此,强烈建议组织进行影响分析/差异评估以确定资源和时间的实际需求。 s,M]f,T
1、使用ISO 9001:2008标准的组织 ;h#Q!M&e#
正在使用ISO 9001:2008标准的组织建议采取以下行动: Xod/GYG
1)确定组织需要解决差异,以满足标准新要求。 w!}kc
n<
2)制定实施计划。 &0+Ba[Z ^
3)对影响组织体系有效性所有各方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意识教育。 w~n+hhMF
4)更新现有质量管理系统(QMS)以符合修订后的要求并提供有效性验证。 %B\VY+
5)适当时,与认证机构联系安排转版审核。 sjHcq5#U!
注:用户应注意国际标准草案(DIS)阶段仍可能发生技术变化,因此建议在DIS阶段进行可以准备,直至国际标准最终草案(FDIS)发行后,技术内容最终完成不再有显著变化时实施。 _?XR;2]
2、认证机构 gj
}Vnv1[
建议认证机构:
2l~qzT-
1)培训审核员并验证结果,以确保相关的能力水平得到证实。 t;y@;?~
2)定期与国家标准机构进行沟通。 ]zI*}(adu
3)定期与认可机构进行沟通。 $wk(4W8E
4)其他认证机构沟通协调信息。 1.nYT*
5)与现有的客户沟通,分享转版程序和安排指南。 ^+Vf*YY
8
6)策划修订版标准审核和认证活动的时间。 PE6ZzxR|U<
7)考虑转换期规定与当前的认证周期安排。 v\5`n@}4
8)为更新认证文件策划认证决定时间安排。 0 R>!jw
9)鼓励当前ISO 9001:2008用户在开始阶段实施ISO 9001:2015,但要考虑到DIS稿期间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 v/,,z+%-
10)鼓励新用户实施ISO 9001:2015。 $8Gj9mw4e'
11)为现有客户组织安排审核日程。 cfHtUv
3、认可机构 ,fhK
建议认证机构: _F2ofB'
1)通知认证机构转版过程所需适用指导文件,如本文件4.3款及IAF出版的文件所述。 -s7a\H{~
2)策划培训资源及修订版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VD+v\X_
3)检查用于评价审核员能力的准则,以确保审核员胜任修订版标准审核。 ZUl-&P_X
4)培训评审员并验证结果,以确保相关的能力水平得到证实。 nlc$"(eA[H
5)定期与国家标准机构进行沟通。 WFvVu3
6)定期与获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沟通。 @/='BVb'T
7)其他认可机构沟通协调信息。 ,]tMZ?n8
8)策划修订版标准的评审时间及安排认可日程表。 {3``B#}
9)为更新认可证书策划认可决定时间安排。 SgQ(#y|vV
IAF转版指南 E U'P
U
1、获认可的ISO 9001:2008版证书转换ISO 9001:2015版实施 /#[mV(k
本文目的在于允许策划及采用新要求的高水平活动,同时考虑在DIS稿阶段可能会出现的变化。鼓励在DIS稿阶段开展策划活动,建议组织应谨慎行事,FDIS稿发布前,DIS稿仍可能有进一步的技术更新。 .lGN
Fx
认证机构在DIS稿阶段开展的评价活动,不考虑作为正式转版过程的内容。在转换到ISO 9001:2015版前,任何早期所做的评价必须重新评审、全面验证。 E*L
5D4Kw
2、认证机构指南 9 6%N
1)总则 !z]{zM%
鼓励认证机构在DIS稿阶段开始简要指导其客户,如有需要,可开始进行客户体系与DIS稿要求的差异分析。 "J2v8c
认证机构要在ISO9001:2015标准转换审核期间,对DIS稿阶段所做的评价活动保持跟踪和全面验证。 ob9=/ R?i
ISO 9001:2015和/或其等同的国家标准的获认可的认证证书,只能由已被认可提供新标准认证的认证机构颁发。认证机构应当依据ISO 9001:2015开展对每个客户的审核。认证机构可以根据与获证组织的协议,在周期监审、重新审核或专项审核开展转版活动。 4H`B]Zt7
2)转版程序 Q}1qt4xy*
认证机构应尽早与客户交流转版方案。 N"zl7 .E
建议在DIS稿或FDIS稿阶段后期制定转版策划。建议认证机构解决下面问题: A9z3SJ\vXl
1)培训及验证审核及有关工作人员的能力。 -'Z-8
注:鼓励认证机构在DIS稿阶段着手培训活动,但需增加附加培训以解决DIS、FDIS稿与正式标准之间的差别。 8L*#zaSAf
2)认证机构要安排与其客户进行交流。 fd
gjTX
3)认证机构要安排新版标准的审核一致性。例如,是一次访问还是分段实施。 DN;$->>
4)认证机构如何确保在转版过程中始终持续满足ISO 9001:2008要求。 H^g&e$d0
5)认证如何策划使用依据FDIS稿的审核结果。 [!4V_yOb
6)对未能在ISO 9001:2015颁布后三年内完转版的客户所采取的措施。例如,要恢复证书所需的审核程度。 i"n1E@
应确保下列内容: pe
VzF'F
1)所有要客户符合新标准要求而提出的问题,均应清晰识别并记录结果。 ,n$HTWa@0
2)只有当所有已识别出的显著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并证明管理体系有效,审核员才可建议颁发ISO 9001:2015认证证书。 )Zrn?KM
3)记录应能够证明前期转版审核发现所有的问题纠正措施已验证,才可推荐批准ISO 9001:2015认证证书。 $Y%,?>AL<
4)认证机构应该确保在转版时期对客户是否符合新要求的评价,不影响其持续符合ISO 9001:2008标准要求。 ;s5JYR
5)如果评价活动发生在FDIS稿阶段期间,认证决定人员在认证决定过程做复查时,考虑到确保这类活动的有效性。 *?o 'sTH
3)认可机构指南 cZAf?,>u
通常不需要对认证机构进行仅针对ISO 9001:2015转版的附加评审。在实施时尽可能在日程安排活动中进行验证,注意可能需增加额外评审时间。然而,认证机构申请认可有时限时,也可能进行必要附加评审。 ;Ehv1{;
ISO 9001:2015换版需证明体系的有效性,并通过“过程方法”来应用“基于风险的思维”。这可能导致审核技术的变化,因此,见证评审可能是转版方案中必要的部分。 xxpzz(S ]A
认可机构在尽早与其认可的认证机构交流其转版方案及要求。建议在转版方案考虑下面问题: zn5|ewl@"
1)培训及验证评审及有关工作人员的能力。 \sS0@gnDI
注:鼓励认可机构在DIS稿阶段着手培训活动,但需增加附加培训以解决FDIS稿与正式标准之间的差别。 5zH_yZ@+
2)如果是基于FDIS稿的培训,对FDIS稿和最终发布标准之间任何差异,可能需要补充培训。 j_SUR)5
3)认证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制定转版方案,包括尽可能在FDIS稿阶段开展此类工作以便利用尽早机会提供新标准认可服务。 %4Yq
(e
4)转版评审应关注更新内容在认证机构应用新标准中得到实施:重点考虑对标准要求解释的一致性;人员能力;审核报告;和与标准相关变化的审核方法(见上文中见证评审的说明)。评审还要审查获其认证客户的转版方案。 "fu@2y4^
文章出自: 世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