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ViG )2^
众所周知每个电池都有内阻。不同类型的电池内阻不同。相同类型的电池,由于内部化学特性的不一致,内阻也不一样。电池的内阻很小,我们一般用微欧或者毫欧的单位来定义它。 %N\8!aXnf
rsw=a_S
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正常情况下,内阻小的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强,内阻大的电池放电能力弱。 uBC#4cX`D*
从电工基础原理来解释,我们可以把电池和内阻分开考虑,分为一个完全没有内阻的电池串接上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此时如果外接的负载轻,那么分配在这个小电阻上的电压就小,反之如果外接很重的负载,那么分配在这个小电阻上的电压就比较大,就会有一部分功率被消耗在这个内阻上(可能转化为发热,或者是一些复杂的逆向电化学反应)。一个可充电电池出厂时的内阻是比较小的,但经过长期使用后,由于电池内部电解液的枯竭,以及电池内部化学物质活性的降低,这个内阻会逐渐增加,直到内阻大到电池内部的电量无法正常释放出来,此时电池也就“寿终正寝”了。绝大部分老化的电池都是因为内阻过大的原因而造成无使用价值,只好报废。 :x^e T
R?}%rP+^e
1.内阻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1,we:rwX
R4zOiBi'B
麻烦的一点是,电池处于不同的电量状态时,它的内阻值不一样;电池处于不同的使用寿命状态下,它的内阻值也不同。 %;Z_`W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我们一般把电池的电阻分为两种状态考虑: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 bhfKhXh8
"tDB[?
(1) 充电态内阻指电池完全充满电时的所测量到的电池内阻。 Wrt5
eYy
H6KBXMYO
(2) 放电态内阻指电池充分放电后(放电到标准的截止电压时)所测量到的电池内阻。 _U,Hi?b"$}
一般情况下放电态的内阻是不稳定的,测量的结果也比正常值高出许多,而充电态内阻相对比较稳定,测量这个数值具有实际的比较意义。因此在电池的测量过程中,我们都以充电态内阻做为测量的标准。 v`@N R06
[8 23w.{]#
2. 内阻无法用一般的方法进行精确测量 };gcM@]]E
f>Tn#OW
或许大家会说,高中物理课上有教用简单公式+电阻箱计算电池内阻的方法……但物理课本上教的用电阻箱推算的算法精度太低,只能用于理论的教学,在实际应用上根本无法采用。 {Wr5F9q
电池的内阻很小,我们一般用微欧或者毫欧的单位来定义它。在一般的测量场合,我们要求电池的内阻测量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5%以内。这么小的阻值和这么精确的要求必须用专用仪器来进行测量。 (ti E%nF+
3 [O+wVv
3.目前行业中应用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 5E}]U,$
6;M{suG|
3.1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 'HL.W](
xF
3Z>
根据物理公式R=U/I,测试设备让电池在短时间内(一般为2-3s)强制通过一个很大的恒定直流电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电流),测量此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并按公式计算出当前的电池内阻。 c68,,rJO]i
这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较高,控制得当的话,测量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1%以内。 DJ1!Xuu
但此法有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 L_M(Lj
(1)只能测量大容量电池或者蓄电池,小容量电池无法在2-3s内负荷40A-80A的大电流; mKU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