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困扰 d F),
10年过去了,2K屏幕已成旗舰手机标配,处理器主频,RAM,ROM翻了10倍不只,但唯有手机电池,材质没有本质变化,容量也只不过是从1000多提升到3000毫安时。屏幕,高频处理器、蓝牙、GPS芯片、WiFI等每项功能都在榨干电池,一天两充早就不是梦,充电宝成了标配。 +nZx{d,wt
电池核心仍是锂离子,大多数厂商走的,基本是“开源”和“节流”两条路——电池厂商努力提升能量密度加大容量,芯片厂商则在寻求低功耗方案,但这两者都是有上限的:前者手机便携性所限,后者是是技术限制。 |)0
kvf?
充电原理 7 Xw#
既然开源节流效果都不明显,厂商就开始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案:提高手机的充电速度,从常规的1-2小时变得更短,以此降低充电的时间成本,换取便捷性。 whD%Oz*f
电池充电的基本条件是:充电器电压要比电池电压高,才能克服电池的电压使它产生充电电流,完成电荷转移过程。 i8EMjLBUR
初中物理都学过,功率(P)=电压(U)x电流(I),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况,功率标志着充电速度,可以通过下列三种方式来缩短充电时间: "Z#&A
一、电流不变,提升电压 5B"j\TwQ
二、电压不变,提高电流 ;ML21OjgN
三、电压、电流两者都提高 3'IF?](]U
把充电比喻成水池蓄水,提升电压,会对池壁带来更大压力,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单纯采用提升电压这种方式的还不多。 3d
\bB !
恒压提高电流是更普遍做法,目前手机标配的适配器通常为5V/1A输出,部分厂商将充电电流提升到了2A,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机的充电时间,这确实是一种解决方案,但问题是,首先,2A需要充电器和手机都支持才行,手机上也有控制器,并不是多大电流都能支持,如果用2A充电器给仅支持1A的手机充电,其实输出也只有1A。 6 Rg{^E Rf
另外,电流不能无止境提升,大电流充电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如果发热速度超过了散热速度,又没有保护机制,电池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寿命降低甚至引起爆炸。所有的电子产品,充电器和产品本身都会限制最大电流。 {PdyKgM
两种常见方式 E{1O<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