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aquatic products 4j>fI)FUW
W9Nmx3ve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常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曾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严重问题。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动物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蒋定国 2002;胡顶飞 2001)。 iq?l#}]
%Rp8{.t7
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Zero tolerance)(Georage 2002),即不得检出。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水产品安全问题。自去年以来,我国出口水产品频频被进口国检出氯霉素残留。去年9月底,欧盟因氯霉素残留问题将中国产冻虾产品纳入其食品快速预警机制,又于今年初通过决议,自2月1日起全面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制品;2002年1月,美国FDA也对我国虾产品发出预警通报;3月中旬,日本厚生省宣布对我国动物产品实施严格检查,并公布了包括氯霉素在内的11种药物的残留限量。今年1到6月,我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量、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0.8%和73%。药物残留已成为扩大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中国兽药典》中删除,此药重新进入安全评价体系,在《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规定》中规定可食部分不得检出,并且在出口的日常检测中,将其列为必检项目,一旦发现超标,一律禁止出口。 0DN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