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7阅读
  • 0回复

润滑油的漆膜指数检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lex
 

发帖
312
世科币
642
威望
416
贡献值
8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08
— 本帖被 kelly 执行加亮操作(2023-08-05) —
EYsf<8cl  
漆膜危害极大,已引起工业界高度关注。 HxH.=M8S_  
  漆膜主要危害包括:减少间隙,增加摩擦,严重时导致阀芯粘接操作失灵;堵塞过滤器造成设备润滑不良;冷却器上沉积的漆膜导致散热不良、油温上升、油品氧化加速;漆膜会附着固体颗粒,造成设备磨粒磨损。 G;'=#c ^  
  若可以有效监测设备润滑油液中漆膜不溶物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冲洗,可有效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  .L vg $d  
  检测标准 jgkJF[t`  
  ASTM D7843 >_<J=8|E  
  用膜片比色法测量使用中透平油里润滑油生成的不溶性彩色物体的试验方法 f:).wi Ld  
  简述: Wl4T}j  
  利用抽真空过滤系统将油品中的油泥胶质物分离出来,沉积在干净的滤膜片上(滤膜孔径0.45微米),待滤膜片干燥后利用滤膜色度测试仪来测试其MPC(ΔE)值。该方法测试的油品类型主要针对在用汽轮机油。 OFyZY@B-C~  
  相关知识 R24ZjbKL  
  漆膜: $;ssW"7~Qn  
  漆膜是一种高分子烃类聚合物,为油品变质产物。典型元素分析为C 81~85%、H 7~9%、O 7~9%、N 2~3%,颜色从浅棕色、棕色至棕褐色。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机械设备油液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汽轮机油和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油液中更为常见。漆膜有极性,易附在金属表面。 3=SN;cn  
  漆膜的产生机理: &>0ape  
  1、油品氧化,烃类油品氧化遵循自由基链反应机制,氧化后生成羧酸、酯、醇等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进一步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LvtZZX6!  
  2、油品“微燃烧”造成漆膜生成。一般情况下,液压油会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当超过溶解极限后,进入油液的空气以悬浮形式存在油液中。 y'a(>s(  
  一旦液压油从低压区被泵入高压区,这些悬浮在油中的小气泡被急速压缩,导致油液微区温度迅速升高,有时甚至高达1100摄氏度,造成油液微区绝热“微燃烧”,生成极小尺寸的不溶物。 "n4' \ig  
  这些不溶物有极性、极不稳定,易粘附到温度低的金属表面从而形成漆膜。相对而言,油品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油品绝热“微燃烧”生成漆膜的速度更快。 @aA1=9-L  
  案例分析 1o;*`  
  某电厂汽轮机油不同时段MPC监测数据: 6]#\|lds1  
jv"^_1  
Fe 4QWB6\U  
   wR"4slY_%  
文章出自: 世科网 ()E:gq Q  
Tz=YSQy$9  
`f@VX :aL}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