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NXV%j},>
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6TX"M
2 范围 a*=e 3nS
适用于原料、辅料(含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出厂产品所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DQ,Q yV
3 职责 HLS^Ga,(
3.1采购部负责不合格的辅料、包装材料与供方的联络工作。 J%n
JO3,
3.2--负责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产品的识别和处置措施的制定。 NoMEe<
3.3 --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的实施。 Q
(`IiV
3.4 --负责A、B类不合格品的处置批准;----负责C类合格品的处置批准。 j@9A!5<CCk
4 工作程序 h.DQ6!?;s
4.1不合格品的分类 pt<84CP
不合格品分为三类: 4pF%
G
a) A类不合格品:产品的极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1y
6H 2
b) B类不合格品:产品的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D|OX]3~
c) C类不合格品:产品的一般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z.7 UfLV9
4.2 不合格品的识别 puDy&T
lQ
oa[#q
4.2.1 原、辅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T?Gi;ld7
a)---不合格品按《---验收规程》的规定进行识别; $vicxE~-E
b)辅料不合格品按相应的《验收规程》或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识别。 aMT&}3
4.2.2 不合格半成品的识别: TqCzpf&&h/
a)关键控制点按具体产品《HACCP计划》规定的关键限值进行识别; =U2`]50
b)其他半成品按相应的《检验规程》或《操作规程》进行识别。 ASPfzW2
4.2.3不合格成品的识别: R /iB
按相应的《成品检验规程》或《企业标准》进行识别。 iw<+rh*C
4.2.4 出厂不合格品的识别 d8e6}C2v
对出厂产品在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问题,由--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产品标准和复检结果进行识别。 ]#KZ
W)M
4.3 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 @/yef3
识别出的不合格品,都应依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隔离。 ,accw}G
4.4 不合格品的处置 4ijoAW3A^
4.4.1 原、辅料不合格品的处置 9!}&&]Q`
4.4.1.1 原料不合格品的处置 vSX71
4.4.1.2 辅料不合格品的处置 u#ag|b/C:
a)对识别为A类和B类的不合格品,需立即办理退货,由--开具《不合格品处置单》,经授权人批准后,由采购部联系供方退货; t,)`
Zu$
b)对C类不合格品,由--开具《不合格品处置单》,处置方案经授权人批准后,由相关部门实施;确定作拣用时,应对挑选后的产品重新检验;作让步接收的应在《采购产品验证记录单》上作详细记录,并对本批产品单独存放和标识。 2*ZB[5_V
4.4.2 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置 g#2Q1t,~U
当发现不合格半成品、成品时:
:RBp
a)出现的批量不合格品或异常不合格产品,由--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上报--,处置方案经授权人批准后,由相关部门实施;处置方案有报废、移作他用、返工、让步放行;返工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让步放行产品应详细记录,并应单独存放和标识; 6av]LY K
b)当在生产线上各段发现个别不合格品,由---确认后作出处置,处置方案有:报废、移作他用、返工,并应在相应的《检验记录单》上作详细记录;返工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 )#%k/4(Y
c) 报废产品需放置到报废区,按规定作好标识,由----决定如何处理。 FFQ=<(Ki
4.4.3 交付或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 U ]Ek5p
4.4.3.1 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一般不合格品,由---处置,并在《顾客反馈意见登记表》中记录。 H
N9!~G
4.4.3.2 交付或使用后顾客提出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时,由---在《不合格品处置单》中填写“不合格描述”,并报管理者代表。 YII1Z'q
4.4.3.3 管理者代表接到《不合格品处置单》后,组织有关部门评审,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判断,填写处置意见,并上报---,由---批准后,通知---负责及时与顾客联系处理;必要时启动《产品回收控制程序》。 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