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关于营养标签的辅助信息。
u/0h$l
企业按照本标准规定,正确、规范地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营养信息后,在不违背相关法律和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对营养标签进行解释说明,如对营养成分的数值进行说明、解释NRV的概念,NRV%高低的含义等。 W+c<2?d:
a5"D @E
四、数值分析、产生和核查 G_8R K,H.
y14;%aQN
(四十三)获得营养成分含量的方法。 K7B/s9/xs
1.直接检测:选择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没有国家标准方法的情况下,可选用AOAC推荐的方法或公认的其他方法,通过检测产品直接得到营养成分含量数值。 UgSB>V<?
2.间接计算: 1=c\Rr9]
A. 利用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数据,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 Sv#XIMw{,
B. 利用可信赖的食物成分数据库数据,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 65P0,b6"OT
对于采用计算法的,企业负责计算数值的准确性,必要时可用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保证数值的溯源性,建议企业保留相关信息,以便查询和及时纠正相关问题。 dq6m>;`
\ZFGw&yN
(四十四)可用于计算的原料营养成分数据来源。 ]@c+]{
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数据;企业产品生产研发中积累的数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如《中国食物成分表》。 LgU_LcoM*
S~bOUdV
Z
(四十五)可使用的食物成分数据库。 CS5?Ti6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和第二册; (!aNq(
2.如《中国食物成分表》未包括相关内容,还可参考以下资料:美国农业部《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base for Standard Reference》、英国食物标准局和食物研究所《McCance and Widdowson’s the Composition of Foods》或其他国家的权威数据库资料。 Qh3YJ=X
&
`/XY>T}-
(四十六)关于营养成分的检测。 S(I{NL}=$
营养成分检测应首先选择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没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时,可参考国际组织标准或权威科学文献。 QzV
nL U)
企业可自行开展营养成分的分析检测,也可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 kk@f
L
F=e8 IUr
(四十七)关于检测批次和样品数。 f!uw zHA`?
正常检测样品数和检测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营养素含量不稳定或原料本底值容易变动的食品,应相应增加检测批次。 )._; ~z!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或营养成分的特性,确定抽检样品的来源、批次和数量。原则上这些样品应能反映不同批次的产品,具有产品代表性,保证标示数据的可靠性。 3vN_p$
i Dp)FQ$
(四十八)关于标示数值的准确性。 EzM
?Nft
企业可以根据计算或检测结果,结合产品营养成分情况,考虑该成分的允许误差来确定标签标示的数值。当检测数值与标签标示数值出现较大偏差时,企业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如主要原料的季节性和产地差异、计算和检测误差等,及时纠正偏差。 \5:i;AE
判定营养标签标示数值的准确性时,应以企业确定标签数值的方法作为依据。 qpP=K $
/tx]5`#@7]
(四十九)关于能量值与供能营养素提供能量之和的关系。 mP~QWx![N
标签上能量值理论上应等于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提供能量之和,但由于营养成分标示值的“修约”、供能营养素符合“0”界限值要求而标示为“0”等原因,可能导致能量计算结果不一致。 S"bg9o
zII|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