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kOcw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大量的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铅、镍、锌等)和酸、碱等电解质溶液。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危害。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率不足2%。 kls
6Dk#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政策法规,限制电池中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加大电池的回收利用力度。 w4e
(p 3
KN-)m ta&
)Cfk/OnRd
1.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Q9h;`G
7t
Ga1(T$|H
Doj>Irj?7
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2月28日发布,2007年3月1日开始实行。《办法》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进行法制化管理,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其中涉及的电池产品包括:碱性蓄电池、锂蓄电池、贮备电池、物理电源。 ,4tuWO)"
2006年11月6日,与《办法》配套的三个重要行业标准开始实施,它们分别为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 11364-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SJ/T 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8\/$cP"<^
了解更多详情请登陆本网站之《环境保护》中的“有害物质限制国际法规国际动态--中国”部分。 2/m4|
)D"E]
(6#,
$Ze
2. 《关于限制电池产品中汞含量的规定》 {N2MskK
14
Toi
2=/,9ka~
原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于1997年12月联合下发了针对锌锰和碱性锌锰电池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进口电池由商检部门实施强制检验;我国电池行业将分期实现对电池产品汞含量限制,首先实现低汞(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最终达到无汞(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001%)。具体实施日期为: `8sC>)lrwu
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在国内生产,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其在国内市场销售; n3Q Rn^
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在国内生产,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其在国内销售。 EYD24
kzuI<DW
U8gf_R'
3.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_l$h_{DH
fS#I?!*}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