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82
- 世科币
- 457
- 威望
- 325
- 贡献值
- 217
- 银元
- 0
|
—
本帖被 kelly 执行加亮操作(2023-08-05)
—
EC&1
9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大量的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铅、镍、锌等)和酸、碱等电解质溶液。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危害。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率不足2%。 L``mF(R^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政策法规,限制电池中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加大电池的回收利用力度。 Zi '8~iEH 4iB)oR pLFL6\{g 1.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Lzb [%? ZJ'H y5? t`/RcAwA 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2月28日发布,2007年3月1日开始实行。《办法》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进行法制化管理,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其中涉及的电池产品包括:碱性蓄电池、锂蓄电池、贮备电池、物理电源。 !N2 n@bo 2006年11月6日,与《办法》配套的三个重要行业标准开始实施,它们分别为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 11364-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SJ/T 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qv >( 了解更多详情请登陆本网站之《环境保护》中的“有害物质限制国际法规国际动态--中国”部分。 "MKsSty :=fHPT D}C*8s bC} 2. 《关于限制电池产品中汞含量的规定》 /VOST^z! 3xR#,22:} L
~'N6 原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于1997年12月联合下发了针对锌锰和碱性锌锰电池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进口电池由商检部门实施强制检验;我国电池行业将分期实现对电池产品汞含量限制,首先实现低汞(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最终达到无汞(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001%)。具体实施日期为: #SOj4W 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在国内生产,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其在国内市场销售; .ceU @^ 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在国内生产,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其在国内销售。 P=hf/jOv9 v8M#%QoA s.Ic3ITd, 3.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g0U\AN =*G'.D /* dQoMAsxzM 2003年10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废电池分类、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储存和处理处置等方面都将严加规范。 Hm[!R:HW,S I ywx1ac z:?
<aT 4. 《进出口电池产品汞含量的检验监管办法》 Ny<G2!W Q>Q}/{8! --hnv/AjI 《进出口电池产品汞含量的检验监管办法》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已并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颁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涉及的电池产品是HS代码为8506、8507品目下的所有子目商品。 HBYpjxh nf^k3QS\ tXuxTVhoT 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L*Cf&c`8r jiD8|%}v lt"*y.%@b 为对包含废电池在内的危险废物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在2001年12月17日联合发布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政策》提出了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S :|*wB OlFn<:V K !~kzxY 6. 《废弃家用电气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oVgNG!/c0 u{d` +Enff0 =+ 2006年4月底,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等制定了《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也就是中国版的WEEE指令。《政策》提出了实行“污染者负责”的原则,由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依法分担废弃产品污染防治的责任。 1#uw^{n o\gQYi 2geC3v% 0o 7. 拟建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制度 gWPa8q<b 2"^9t1C2 1i2O]e! 伴随着蓄电池产业发展,相关回收业也展现出利润前景,然而,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政策还未到位。2011年3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押金制度的建议》,建议政府应在地区建立规范运行的区域性回收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国性的电池回收网络。目前,工信部正在着手建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制度。一旦出台具体的回收法规,将有90%的回收企业面临洗牌。 vRs5-T |0mI3r .9QQ]fLs 文章出自: 世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