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左右分栏
资讯
预警
应用
技术
学院
指南
专题
服务
机构
产品
企业
下载
人才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微博帐号登录
内容互通,快速登录
QQ帐号登录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社区首页
主站首页
博客圈子
商务中心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黑色旋风
绿之印象
紫色梦幻
春意盎然
世科社区
>
生物医药
>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危害评估
绿色食品如何认
低碳产品认证将
你不得不知的几
黄金大米的实验
[分享]与贸易贸易壁垒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申请加精!
REACH全攻略
台湾在11个产品标准中限制塑化剂
2013年REACH注册指南——注册决策建议
PAHS(多环芳香烃检测介绍)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553
阅读
0
回复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危害评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alex
UID:9
注册时间
2009-06-25
最后登录
2023-07-08
在线时间
8小时
发帖
312
搜Ta的帖子
精华
22
世科币
642
威望
416
贡献值
8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荣誉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312
世科币
642
威望
416
贡献值
8
银元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8-18
关键词:
埃博拉,
出血热,
评估
WL/5 oj
23k)X"5
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危害
评估
Iht'e8)gq
RUqO!s~#rY
一、一般生物学特征概述
0}D-KvjyP
1、起源
;/R kMS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分类属于丝状病毒科。病毒呈长丝状,有囊膜,直径为80-100 nm,平均长度为1000 nm,最长可达14000 nm。目前包括5个型:扎伊尔(Zaïre)、苏丹(Sudan)、塔伊森林(Taï Forest)、莱斯顿(Reston)和本迪布焦(Bundibugyo)。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莱斯顿型病毒是唯一首发于亚洲的毒株, 1989年在菲律宾
进口
到
美国
恒河猴中发现,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病性,人感染后不发病。除莱斯顿型外,其他四型均可导致人类严重疾病,均首发并流行于非洲。
@o60c
首次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发生在Yambuku和其周边地区,由扎伊尔埃型病毒引起,在医院和门诊通过近距离接触和共用污染的针头注射器造成人间传播,共318人感染,88%病例死亡。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主要代表株有病毒Eckron-76株、Zaire Mayinga株,分别于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出血热暴发中的病人中分离得到,是野毒株的代表株;Gabon-94株在加蓬引起3次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主要发生在Mekouka和其他雨林深处金矿的营帐中,在初期认为是黄热,于1995年鉴定为埃博拉出血热;Zaire-95株,1995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病人在Kikwit总医院接受治疗时,在发热病人中分离得到。
|SxMN%M!
苏丹型病毒引起的第一次暴发是1976年在苏丹南部Nzara、Maridi和其周边地区,和扎伊尔埃博拉出血热几乎同时暴发。疾病主要通过医院内近距离接触传播,许多医护人员感染。主要毒株有Sudan Boniface株、毒株S/Sudan/Maridi/1976/VCP2D11,也被认为是Boniface株、Sudan Maleo-79株,毒株S/Sudan/Nzara/1979/015176 也为Maleo-79株,在Nzara再次引起暴发,和苏丹1976年暴发流行地点相同。
%6N)G!P
塔伊森林(Taï Forest)型,原称Cote d'Ivoire 型,主要有Ivory coast-94株,科研人员在塔伊森林里尸体解剖因出血热病死的大猩猩时引起一名科研人员感染,返回瑞士接受治疗,分离到病毒。这是首次将人类感染与自然感染的猴子联系在一起。
{hM"TO7\
莱斯顿型(Reston)首发于1989年,在菲律宾进口到美国的恒河猴中发现,有至少8人发展成Reston 埃博拉病毒抗体阳性,但是没有发病,可能Reston 埃博拉病毒不经常感染人类,引起无症状感染或亚临床过程。主要毒株有Reston Siena/Philippine-92 株,是唯一源于亚洲的毒株。
&jt0 2+Hj'
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首发于2008年,于2007年在乌干达引起暴发,基因组信息与塔伊森林型病毒比较接近。
sbgJw
2、基因组及编码产物
O/(3 87= U
埃博拉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病毒基因组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7个结构蛋白依次是核蛋白(NP),病毒结构蛋白35(Virion structural protein 35,VP35), VP40, 糖蛋白(GP), VP30, VP24以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L)。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以及新病毒颗粒的
包装
。缺少相应的蛋白,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L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
28ja-1dB
3、形态特征
*B%y`cj|
埃博拉病毒呈多形性病毒颗粒,颗粒直径大约为80~100 nm,长度变化很大,平均约1000 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感染高峰期长约970nm,密度为1.14 g/ml,外形呈长的丝状,有时有分支,或呈短的U型,6字型或圆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y?"$(%3|
4、培养特性
u IAZo;
埃博拉病毒 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对Vero、Vero-E6、Hela等细胞敏感。病毒接种后, 6-7 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 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经细胞培养,从临床样本中分离病毒时往往无明显细胞病变。
cW=Qh-`jU;
5、流行特征
+I*k0"gj6
近几十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南非等国家流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肯尼亚、利比利亚、中非共和国、喀麦隆等国家也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P`7ojXy
2014年,在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止8月4日,累计发病1603例,死亡887例。本次疫情由扎伊尔型病毒引起,病毒基因组序列与以前在刚果、加蓬等地流行毒株相似度约为97%,属于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
研究
者认为引发此次疫情病毒为几内亚本地循环的病毒引起,不是从其他地区输入的,而是平行进化的独立分支。
BHEs+e0
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但不能排除该病通过引进动物或通过隐性感染者及病人输入的可能性。
52da]BW<
二、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TViBCed40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最强的致病原之一,病死率可高达90%。病毒进入机体后,侵犯宿主的凝血系统和免疫防御系统,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病毒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MPS)。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它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巨噬细胞感染。从MPS细胞释放的病毒可以感染肝细胞、肾上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相邻的细胞。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在疾病后期,血管内皮细胞被感染,在多种细胞因子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因子等参与下,形成弥散性血管内溶血。在感染晚期可发生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大量淋巴细胞裂解。没有淋巴细胞本身发生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细胞表面结合病毒蛋白或MPS细胞释放的
化学
调理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大量的细胞裂解,免疫功能失调,体液转移,微管系统凝血和体腔出血等在导致病人休克和死亡过程中发挥作用。
EV:_Kx8f P
三、传播途径及潜在暴露结果
$Vo/CZW7
1、自然宿主
O5g}2
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尚不明确,可能为非洲果蝠(狐蝠科的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蝙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一般认为和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
1R5Yn(
2、传播途径
uCY(:;[<
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x*NqA(r
注射途径:以往,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v]B0!k&4.
气溶胶传播:有文献报道,在
实验室
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方式感染实验动物,但未发现有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
b{Z^)u2X
性传播:有文献报道,患者发病后可在精液中
检测
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但尚未发现有通过性传播的病例。
m\<< oIlH
3、潜在暴露结果
l[tY,Y:4qO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发病后患者多有高滴度病毒血症,血中病毒抗原可维持2-3周,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 G抗体,Ig G抗体可维持数年。
JoZqLy!@
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JK;&Dg!
四、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L>MZA ?
1、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
TYs+XJ'Xj
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度抵抗力,液体条件下,在4℃存放5周其感染性无明显改变,干燥条件下体外存活数天,在尸体中可以存活数周,-70℃可以长期保存。
t/l! KdY$
2、灭活条件
ovhC42i
60℃ 1小时可灭活病毒。煮沸5分钟可灭活病毒。病毒对含氯消毒剂、脂溶剂、酚类消毒剂、过氧乙酸、酯类、脱氧胆酸钠、2% 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常用消毒剂,SDS、曲拉通X-100(Triton X-100)等常见去污剂,紫外线、γ射线等敏感,可灭活病毒。
'5|Q<5!o
五、被操作病毒的浓度和剂量的影响
ib5;f0Qa
1、所有未经培养的感染性
材料
的操作,如样本分装、灭活等处理应在BSL-3级实验室。
@-)<|orU4
2、经60℃ 1小时等
方法
有效灭活后,灭活样本的核酸
检测
应在BSL-2及以上实验室内进行,免疫学检测应在BSL-3级实验室内进行
eT7!a']x
3、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每次操作标本不宜超过20份。
9;E%U2T7
4、病毒分离培养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内进行。
blKDQ~T2
9[epr+f
六、易感和高危人群
d1srV`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wwU` U
高危人群包括与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
检验
人员、疫情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等。
lKh2 LY=j
?/`C~e<J
七、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室感染或院内感染信息
>5Q^9 9V
在实验室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实验动物,但在医院和社区环境中没有发现人间气溶胶传播。
.RQ Xxw
实验室内曾发生感染的实验动物到人类传播。实验室内尸体解剖感染的大猩猩,实验过程中3名实验人员均带有手套但是没有戴面具、穿防护服,结果在没有外伤和刺伤的情况下发生一名实验人员感染。该名被感染人员只带有普通手套,另外2人带乳胶手套。感染原因可能是尸检过程中手直接接触猩猩血液,或液滴溅到脸上引起。
Sah<sb=
实验室意外:
.NV)hg)|cZ
1976年,英国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因手被刺伤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引发严重疾病,后经治疗痊愈。1994年,瑞士科研人员在塔伊森林里解剖因出血热死亡的大猩猩时引起一名科研人员感染,后经治疗痊愈。2004年,美国一名科研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被针刺伤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经治疗痊愈;俄罗斯一名实验室人员被针刺伤而感染,后医治无效死亡。2009年德国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动物实验中被刚刚给小鼠注射病毒的针头刺伤,然而并未感染埃博拉病毒。
dUsJv
>j(I[_g
~# h E&nq
IEIxjek
共
条评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cgets.net/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检测技术交流
电子信息
环境检测
食品安全
生物医药
仪器应用
日用消费
检测技术
技术综合
技术壁垒(TBT)交流
认证专区
标准专区
预警应对
实验室
综合交流
外贸专区
公众专区
商务英语
世科茶馆
社区服务
网站使用帮助和意见箱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