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发展中的中国风电产业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 Gmq/3tw
.%Ta]!0
在风电场为“跑马圈地”忙碌,为风电入网难“纠结”之时,风电装备制造业也开始因为无序竞争带来的产能过剩而忧虑。 |<.lW
/U"CO 8Da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为了尽快扭转风电装备制造业无序竞争局面,我国的机械制造协会等部门正在抓紧修订风电装备制造业相关的设备技术标准,准备实施强制性论证,以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准入门槛,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3+G@g#MY
I9mvte
一旦准入门槛提高,由上而下的风电制造业“洗牌”也就为时不远。 N.]qU d
Tp-l^?O-p
2009年300万千瓦产能过剩 MF'$~gxo
_;~,Cgfi
“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目前比较混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中电联行业发展处处长游敏担忧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LjUy*mxw
pSr{>;bN
从2004年的6家企业发展到2008年的70家,仅仅用了4年,这便是风电设备制造业创造的奇迹。 8&3V#sn'
4x;/HEb7?
按照此前我国对风电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2008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839万千瓦,发展速度比2007年翻番。 "(3BvMA&!9
1!1beR]
“现在电力设备行业里,效益比较突出的就是风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去年,很多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家纷纷上马风电设备项目的生产线。” 天威保变从事市场销售的王月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Zuw?58RE\
M5*{
来自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工行业所属的21种主要产品中,其中8种产品同比增幅下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力发电机组产量逆势高速增长:2009年1~6月,同比增长达545.52%。 ni6{pK4Wqm
I-
WhH>9
如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金风科技2009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总收入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94.9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155.66%。 e=Z,
Jg
_%B^9Yl3(
然而,“风驰电掣”行业发展奇迹背后带来的是——产能过剩。 ZP;j9T!
}*ZHgf]~#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设备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增长135.7%。2009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只有800万到900万千瓦之间,而目前我国70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前四家,产能就已达到1200万千瓦。 t7m>A-I
`xywho%/Y
“快速发展中的风电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预期,过低的市场准入门槛是致使风电设备制造业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的主要原因。” 游敏说,从企业产能计算,已远远超过市场容量,风电制造业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s$(g~ 4gC
*r=:y{!Y d
快而不强 3$m4q`J
H]
$)Eg%6
目前,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已经达到70家左右,其中包括国有控股企业27家、民营企业23家,以及近20家中外合资或者外方独资企业。 59%tXiO
Q"t<3-"
在金风科技的首次财务官余丹柯看来,风电设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ssN027
>j'ZPwj^
“目前国内的风电企业只要购买生产许可证和零部件,很快就可以生产出产品,门槛的确太低。”承德一家风电场的相关负责人说,“进口的设备虽然贵,但是质量好,我们用国产的风机,维修频率大大高于进口风机维修的频率。尤其是国产风机的齿轮箱、主轴、液压缸等电机元件的损坏问题比较严重。”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风电机组的运行条件是在野外能工作20到25年不出事故。目前来看,国产的风机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qOUqs'7/]
]]&M@FM2z
显然,研发质量和设备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制造商们急需提高的核心能力。 xw3YK!$sIF
E6,4RuCK
海关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风力发电机组976台,总金额超过9800万美元。数据背后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快而不强的现实——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也是我国风电设备产业在上半年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135.7%的高速增长下,进口额仍近亿美元的主要原因。 BWM YpZom
RtCkV xaEx
行业门槛亟待提高 CXO2N1~(J
cP}KU 5j
“目前,我国在风电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建立和产品检测认证方面的管理体系需要抓紧完善。”游敏说。 <7n4_RlF!
N
@#c,,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国家电网公司早就呼吁由中电联修订相应的并网技术标准,去年中电联已经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计划立项,但一直未批,目前正在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Ai/b\:V9S
>^Yq|~[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欧洲风电为代表的国际风电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技术标准,以及涵盖设计评估、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制造监督和样机试验等环节的认证体系,为风电设备制造和采购提供了技术安全保障。
%<\6TZr
:Pg}Zz <
“如果风电制造企业有了明确的强制性准入门槛后,那么将淘汰一批技术不高,实力不强的风电制造商,风电设备市场由此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游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