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规范 <`9Q{~*=t
前 言 8k2prv^
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促进食品加工企业清洁化生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在GB 19855-2005《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食品的包装规范,遏制食品行业过度包装现象。 i*#Gq6qZq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 l131^48U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1&ZG6#16q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负责起草。 SWY?0Pu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pjvChl5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mwb&j24n3
内 容 &7,Kv0j}
1 范围 u^s{r`/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的设计生产原则、标识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 `S2YBKz,1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包装的设计、生产及商业企业进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 `][~0\Y3m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d\0yRB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xqmP/1=NO
GB/T 16716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通则 ]QJLES
GB 18455 包装回收标志 fa8vY
GB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还没有标准号) z
`T<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t+]r:{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_Xlf}BE
3 术语和定义 ;gcQ9L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br.jj
3.1 Gn<s>3E
食品包装 food packing 4Smno%jq
为保持食品品质、风味特点和使用价值,对其进行包裹(封装)或装入(灌入)的容器及材料。 ]7^OTrZ N
3.2 Wy.2*+5FX0
初始包装 original package ?5K.#>{
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包装。 >M<rr!|
3.3 tQ< ou,
预包装 prepacked eh2 w7@7Q
可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经预先定量包裹(封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包装形式。 68V66:0
3.4 RWP`#(&/&
过度包装 excessive package M\ vj&T{k
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等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r`8K2!,
注:修改引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 7FW!3~3A_
3.5 \|BtgT *$b
包装层数 package layers PEW^Vl-6q
完全包裹产品的包装的层数。 #WwQ^6ESc
3.6 s+YQ
:>F
包装空隙率 interspace ratio tH,}_Bp
商品销售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 !e*Q2H+
3.7 U=\ZeYK.
包装废弃物 packaging waste 6]^ShOX_Z
失去或完成保持内装物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功能,成为固体废弃物丢弃的包装容器及材料。 'e_^s+l)a
3.8 9F845M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6QkdH7Qf=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WF]v"t
3.9 y/k6gl[`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lCLz!k2di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J
4 包装设计、生产原则 Eqc&iS~
4.1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 ObP[F
4.2 应符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的规定,不过度包装。 ~KHGh29
4.3 选择的包装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3 GmU$w
4.3.1 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环保要求; WF,<7mx=-
4.3.2 符合相关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_p <W
4.4 部分销售包装限量要求 izy7.(.a
4.4.1 销售包装空隙率及包装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U\a.'K50F
表1 销售包装空隙率及包装层数 kW0|\
商品类别 限量指标 f2ygN6(>
包装空隙率 包装层数 NBEcx>pma
饮料、酒 55% Q ]]}8l2
3层及以下 )#n0~7
&
糕点 55% 4Xt.}S!
3层及以下 #Jp_y|
保健食品 50% ,e$]jC<sv2
3层及以下 1)yEx1
休闲食品 50% nJ'FH['
2层以下 Q%)da)0:c
茶叶 25% 0NrUB
3层及以下 kDI(Y=Fg
注1:当内装产品净含量均等于或小于30ml或30g,可以免除包装空隙率和包装层数的要求。 )d5Hv2/0
注2:当内装产品净含量均大于30ml或30g,并等于或小于50ml或50g,可以放宽包装空隙率的要求,其最大包装空隙率不应超过60%。 TbX#K:l
注3:糕点商品类别中月饼除外。 6-#<*Pg
注4:包装空隙率计算中,必要空间系数 取值为0.6。 dz@L}b*
4.4.2 包装空隙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 1bjhEOW
4.4.3 包装层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 lZ]x
#v
4.5 食品宜预包装。 l2H-E&'=
4.6 脱氧剂、保鲜剂不应直接接触产品。 #tX\m;
4.7 包装应保证产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y"zgpqJ
4.8 包装宜反映产品品质,凸显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简洁、清爽、美观。 cV^r_E\m
4.9 组织宜分析与包装相关的环境因素,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污染预防措施。 v0u
DL7
5 包装标识 ^ [FK<9
5.1 应在每个包装件上标示包装回收标志。 jZwv!-:
5.2 回收标志的标示应符合GB 18455的规定。 U9^o"vT
6 零售企业销售要求 S:!gj2q9|
6.1 零售企业应完善食品及包装材料索证验证制度; 1EE4N\
6.2 应根据食品品类特性,合理设置销售区域,避免2次污染; rXl ~D!
6.3 所使用的初始包装材料应选择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安全卫生及环保要求的材料; ' cM2]<
6.4 提供的购物袋应选择可降解材料,且厚度大于0.025㎜; u /PaXQ
6.5 充分考虑下列因素,合理进行组合,最大限度的利用购物袋装载食品: 3"v
k$
6.5.1 购物袋的装载限量; n-ZOe]3
6.5.2 避免交叉污染; _cPGS=Ew
6.5.3 生、熟分开,不串味;
W)F<<B,
6.5.4 外观不受损坏。 +,oEcCi
6.6 废弃物回收管理 R(YhVW_l
6.6.1 应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 kpF")0qr
6.6.2 应设立负责废弃物回收的机构和人员。 2AYV9egZ
6.6.3 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保障回收标志被有效识别。 f@JMDJ
6.6.4 应针对包装废弃物制定预防污染的有效措施,并持续改进。 \tv^],^`
附录A:包装空隙率计算方法 o>Fc.$ngZ
附录B:包装层数计算方法 =[
A5qw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