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02阅读
  • 1回复

[职场万象]从事项目管理六个月感想小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lex
 

发帖
312
世科币
642
威望
416
贡献值
8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 本帖被 admin 从 职场万象 移动到本区(2012-12-06) —
前言:看了网友对以前帖子的回帖,感谢大家的评论。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每个人考虑问题都有他的依据和角度,不同环境出来的人想法会大相径庭。无论是参考借鉴还是指导建议,先了解背景很重要。我所从事的“项目管理”是从项目批准直至产品上市整个期间的协调工作,研发只是其中一个小的环节,请勿与“研发项目管理”混淆了。我们部门的定位是各部门的沟通桥梁,找到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我们最大的客户是MKT,技术对我们来说是nice-to-have,不是must-have。如果我们去跟MKT说:“XX产品的有关物质不合格。”他们会去关心是API质量不合格还是工艺条件没达到要求么?不会--通常他们连什么是“有关物质”都不知道,我只能解释成“跟原料药有关系的杂质”。MKT只会想知道产品不合格对销量和备货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杂质对照法和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的区别,不需要知道终端灭菌时该选择过度杀灭法还是残存概率法,不需要知道CDE的六个审评序列,也不需要知道临床试验交叉设计的等效性计算是应该采用方差分析还是双单侧t检验。尽管我每天也会看一篇CDE电子刊物,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技术部门沟通,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顾虑,而非指导他们该如何去做。我的这些文字对“研发项目管理”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另外,很多事情都是看别人做容易,自己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项目管理看起来不需要做什么具体的工作,其实协调这么多人在一起做事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尤其是协调平级部门做事的时候)。产品和技术是死的,人心却是活的。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如何才能做到让大家的利益最大化?别说是评估各种方案了,就是组织个现场审计也不好办。总共就十几个人出差,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行程改了好几次。总有人跳出来提各种对自己可行、对别人不可行的建议,完了还觉得“看你们一天到晚没什么事嘛,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协调不好?”其中的难和累只有做过的人才能体会。跟以前从事的注册工作相比,工资涨了,工作量反而降低了,就是因为在其它方面操心的事多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就要有付出、有取舍。有人追求物质,有人追求成长;有人想要风光,有人但求轻松。追求成长的人不一定就比追求物质的人觉悟高,拿着五千块混日子的人也不一定就比月薪过万的人水平差,只是看重的东西不一样罢了。从注册转过来做项目管理确实比较累,但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累得心甘情愿,累得乐此不疲。

前段时间写的。到现在其实是七个月了。

今天看到一条微博:“宁波一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一年多6000册书”。校长的思维方式:1.只要丢书的价值不超过雇人管理的成本就合算;2.偷书是因为受到的教育不够,偷书者看书后会受到教育和感化。有评论曰:“不教而诛谓之虐,为何总有人说中国人素质低?”由此引发的关于项目管理的思考:

1.对于项目管理,思维方式或许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我觉得这是个很聪明的校长,如果就职于公司也会是个很聪明的管理者--不仅会分析成本和获益,更能洞察到深层次的原因和动机,并且善于取舍。忽然想起有一次在飞机上,上司说她爱看娱乐频道的《新老娘舅》。正惊讶于她怎么爱看这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节目,她却说主持人柏阿姨很聪明,看问题独辟蹊径,学习她如何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对项目管理很有帮助。回想一下,从事项目管理以来被上司批评指正的地方有80%以上都是与思维方式有关的,思维方式真的很重要。

2.不同立场或不同经历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评论“不教而诛谓之虐”是从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我估计如果我继续做注册,第一反应也会是这样,但现在我的第一反应是从管理的角度看问题(尽管在这方面还很稚嫩)。回想曾经在专业论坛上发过的关于注册和项目管理的帖子,反响不一,说什么的都有。对于那篇《注册部门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有人提醒说注册人员还要会查专利,还要对申报品种实行有序管理;有人则觉得我在吹牛,能做到我所说的那种程度就不是注册专员而是总经理了。其实我就是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写写外企里一个普通注册专员的职责而已,只能说在我看来某些人是井蛙和夏虫,而我又是其他一些人眼里的井蛙和夏虫罢了。在言论上一争高低没有意义,要做的是“出于崖涘,观于大海”。

3.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主攻的重心不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老国企,虽然努力也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业余学习的重心就是英语,希望能凭借这方面的优势进入外企。如愿进入外企后做注册,前三年的重心是专业英语,把工作中遇到的专业词汇都记录在一个Excel文档里,再总结些药典常用句式之类;之后的重心是技术知识,慢慢看一些指导原则、电子刊物和论坛帖子。从事项目管理后一直在想,接下来的发展重心应该是什么呢?今天终于开窍了--是思维方式。

4.从量变到质变是有一定过程的。两个月前跟上司讲过在上一家公司经历的一件事情。经她一分析,立刻觉得原来做领导的人想法如此不同,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立刻想明白了。其实上司平时也经常跟我说要理解别人的想法,但直到今天,从事项目管理半年之后,我才意识到思维方式是多么的重要。由此也可看出: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道理再怎么正确也是大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体会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小时候老妈经常教育我虚怀若谷、有容乃大、吃亏是福之类,那时哪儿听得进去啊?都是工作时间长了、接触社会久了才越来越觉得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以后我教育孩子时绝不主动跟他们讲道理,只是以身作则并且倾听他们的感悟,等他们问我了我再说我的感悟。至于有没有道理,让他们自己体会去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alex

发帖
312
世科币
642
威望
416
贡献值
8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0
5.工作的几大乐趣:

(1)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优势在哪里。
对于药品注册,我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英语和技术知识;对于项目管理,目前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2)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会有改进。从事项目管理以来最大的改进在人情世故方面。虽然跟常人比起来还差了一截,但较之以前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己已经改进不少了。这一点连LG都很有体会。春节时公婆请亲戚吃饭,也请了老爸老妈。爱清净的爸妈觉得四川人太闹腾,尤其受不了那种劝酒的架势,于是一个劲推辞,还一直说“自家人不讲究这些”。我趁单独跟老妈在一起时劝说她去:“四川人就是讲究这些,哪怕就当是应酬也要在亲戚面前给他们面子。”于是爸妈同意去了。我又跟LG说让他看着我爸,少喝酒。LG说真没想到我换工作后变化这么大--换成以前都是我在他面前抱怨四川的风俗习惯,而这次我竟然转变了态度,并且在他要我说服爸妈之前就把问题解决了。

(3)阶段性回顾时发现比预期走得更远。每年做个年度回顾,顺便憧憬一下下一年自己是什么状态,结果总是超过预期(尤其是去年)。其实跟爬山一个道理。爬山时慢慢走不停歇,到了山顶回望来路才发觉已经走了很远,原来自己还是挺强的嘛。

(4)有时会顿悟,以前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忽然就联系到一起了,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比如看到这条微博后的感受。

(5)工作中的感悟可以惠及生活。春节里跟老妈闲聊,她提到有一次坐大巴,上车后发现有个女的占了她的座位。老妈坚持对号入座,占位者坚持先到先得。老妈很气愤:“如果不是对号入座,我干吗提前三天一大早就赶到车站买这个座位?”占位者说:“我就是不让你你能怎么样?”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其他乘客无人主持正义,找司机司机也不管。最后老妈找了车站里的人,威胁说不对号入座就不上车。因为车站有规定进站检票的人都上车了才能开车,所以站里的人终于肯上车调解,而占位者一看苗头不对就自觉坐到后排去了。老妈复述事情经过时越说越气愤,我就跟她说:你都知道你不上车司机就不能开车,前面那些争吵就可以免啦。你看你这么生气,虽然争赢了也是自己吃亏。遇到这种不讲理的人就不要跟她争,要发动群众来斗她。满车看客没人主持正义是因为没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义务。你为了有个好座位特意赶早买票是你的事,别人是不会关心的,只有你拒绝上车导致不能按时开车才会让他们着急上火。所以你一开始就可以心平气和地拒绝上车,让其他着急赶路的人去谴责她,迫使她让座,把她和你的矛盾转化成她和所有人的矛盾。老妈一听也觉得挺有道理。要是在以前,我也会像老妈一样先礼后兵,讲理讲不清了就吵架,可是现在我觉得不需要兵戎相见了,依靠群众支持比自己单打独斗省力。

总而言之,从事项目管理半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维方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