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检定 ?W1(
@.
iE':
ur<`
⑴ 定义及检定对象
2Prr:k
%L:e~*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12条》)。检定是法制计量工作中计量器具控制(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6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我国在1987年由国家计量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共分十二大类千余种,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贸易结算、安全保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55项;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项6种。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及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这些构成了我国计量器具检定的对象。 o>311(:
!3v!BJ#+,&
⑵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 .8uJ%'$)
8GN0487H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为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行政管理要求,具体操作是对其进行计量检查、技术检查和行政检查,这三方面的检查也称为检定的三分量。 Pan^@B=Q
~4.Tq{
① 计量检查 &7,Kv0j}
]BP"$rs
确定计量器具的误差及其他计量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稳定性、重复性和漂移;读数装置分辨力、分度值、电磁干扰敏感度等。 `S2YBKz,1
ba1zu|@w
② 技术检查 id\0yRBt
i{I'+%
~R
为满足计量要求而必须具备的结构、安装要求,读数的可见性,是否存在欺骗的可能等。 Z=|:D,&
;VSHXU'H
③ 行政检查 67+ K
?!,
D06'"
包括标识、铭牌、型式批准、检定标记、许可证标记、有关证书及有效期、密封,锁定和其他计量安全装置的完整性、检定、修理和维护记录等。 v:PNt#Ta
X4!`
V?
⑶ 检定的依据
>(ku*
yeFt0\=H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f]^(|*6
@OZW1p
2.2.3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 j/TsHJ=
!`hiXDk*2
⑴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IxAKIa[HY
ld-c?
⑵ 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符合性的全面评定。 ,@tYD(Z
*LOpbf
⑶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做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 A-aukJg9
yw41/jHF
⑷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J
[J,
+yiGZV/X
⑸ 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不合格通知书。 'b]GcAL
k {_X%H/
2.3 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管理 1Y$ gt
/zMiy?
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考核关键在四个方面: v
T2YX5k&,
`YVdIDl]
① 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齐。配齐的概念是不仅包含的参数要齐,而且其量程和准确度要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 &?f{.
n"N!76
②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xgn@1.}G
Ki(qA(r
③ 计量仪器设备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 2Vas`/~u~
}26?bd@e`
④ 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帐目清楚、档案齐全、管理有序,仪器设备实行标识管理。 N`1:U
4}
2~Z P[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