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粕中水分控制效益分析:
检测水分含量,调整干燥(蒸汽)工序中物流速度与蒸汽量,调节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偏高,采取降低物流速度或提高烘蒸温度;
水分含量偏低,采取加大蒸汽流量;
水分效益分析 :
水分每增加0.1%,带来3元/吨的利润;
水分控制由原来的平均12.5%提升到12.8%,则增加了0.3%的水分,即可带来9元/吨的利润;
(2)豆粕中蛋白控制效益分析:
检测蛋白含量,调整豆皮或高蛋白豆粕加入量,调节蛋白含量:
蛋白含量偏高,采取加入豆皮;
蛋白含量偏低,采取加入高蛋白豆粕;
蛋白效益分析:
蛋白每降低0.1%,带来15元/吨的利润;
蛋白控制由原来的平均43.5%降低到43.3%,则降低了0.2%的蛋白,即可带来30元/吨的利润;
(3)豆粕中残油控制效益分析:
检测残油的目的主要为控制加工工艺,平衡效率和效益:
一般残油小于0.5%,则豆子浸泡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即产量变低;
一般残油大于0.7%,则豆子浸泡时间不足或轧胚、浸出工序异常,出油率偏低,影响效益;
近红外是如何帮助企业控制原料和粕类品质的?
在油脂品质控制中,控制原料和粕类品质,可带来巨大收益。
假设大豆粗脂肪为18%,价格约3500元/吨。大豆粗脂肪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吨的价格就要高60元左右。如能严格控制检测含油量,按质定价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假设豆粕粗蛋白含量43%左右,价格约3100元/吨;豆粕粗蛋白含量每高一个百分点,每吨价格就要高50-100元。利用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豆粕粗蛋白,可以通过添加低价的豆皮,对豆粕的粗蛋白含量进行精确调控。
再以年产量10万吨豆粕的油脂厂为例,以粗蛋白检测为例:
表2 采用近红外方法后仅节约蛋白一项可增加的效益
根据以上两个表,可估算出:在采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后,对于示例中的油脂厂,每年可节约的水电试剂费为37257元;严格质量控制,仅节约蛋白可增加41万元收益。同样如果能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和收购原料时含油量和水分含量,可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
除了有形的开源节流,对于生产企业的无形的品牌和知名度也有正面的影响。近红外分析仪可在2~3分钟内快速反映成品质量是否合格,加快了成品出厂周期,减轻了成品库负荷。成品抽检频率可提高上百倍,减少了不合格品的流出,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另外近红外快速分析仪还可以通过快速检测减少堆装时间、节省部分装运费用;通过快速分析原料适当降低原料库存,节省资金利息;降低质量事故,减少差错成本;使采购部门快速判断原料质量和价格,增加采购机会。
综上所述,采用近红外带来的收益主要有如下部分:
直接节约实验室化验成本
按质论价,降低原料成本
快速控制原料和粕类品质
降低人员管理难度,节约管理费用
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减排费用
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带来无形收益。
注重的效益粮油企业在寻求着各种能够节能降耗的方法,提高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