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E
< dmWCNeja. 1、对于3次谐波电流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控制? +s;>@j()V \n`/?\r.z ,{; *b
v 答:由于3次谐波的
危害很大,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控制它。目前常用的
方法如表5-1所示:
f92z/5%V 表5-1:控制谐波电流的方法
d%UzQ*s zu.B>INe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推荐
有源滤波器和
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两种方法。
?5jLN&A3 G 对于普通的场合,我们推荐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的方法。这种方法实施简单,性价比高。
/z_]7] "%)g^Atp> 2、为什么传统的陷波电路型滤波器不适用于现代建筑中的3次谐波电流控制? <=V{tl cS'{h _3:%b6&Pz 答:因为传统的陷波电路型滤波器会产生较大的容性无功功率,而单相整流电路并不需要这些容性无功功率。
,~=]3qmbR 传统的3次谐波滤波电路如图6-1所示,它对3次谐波电流形成很低的阻抗,从而防止3次谐波电流进入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起到保护
作用。
p #{y9s4h SDC'S]{ew 图6-1 陷波电路型的3次谐波滤波器
@lF?+/=$ 但是这种电路中的电容较大,会发出较大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去,人们很欢迎这种电路,因为过去的负荷大部分是感性负荷,他们需要补偿容性无功。而这种电路在滤波的同时能够补偿容性无功。但是现在,这是一个缺点,因为过大的容性无功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y]0O"X-G ;aV3j
/ 3、什么是有源滤波器?
^S3G%{" 5, ,~k= DPjs?M< 答:顾名思义,有源滤波器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有源滤波器并联安装在线路上,向供电线路上注入与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大小相当,但是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使两者相互抵消,如图7-1所示。
aL4^ po -n&&d8G^s 图7-1 有源谐波滤波器的
原理 hHN[K 读者需要注意的是:有源滤波器仅能够保证安装位置上游的谐波电流达到预定控制目标,对于下游的谐波电流没有任何控制效果。 "D
_r</b %-!%n=P 4、怎样正确使用有源滤波器控制建筑物中的3次谐波电流? bRxI7 ' k_,7#:+ |CDM(g>% 答:要正确使用有源滤波器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牢记有源滤波器“仅能控制上游线路的谐波电流”这个特性。
|O_JUl 掌握了这个特性,就能够根据要达到的目标确定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了。请读者记住下面的原则:
]&%KU)i? 有源滤波器要安装在有故障现象的线路的下游。 }QCnN2bV 为了读者便于理解上面的描述,一些典型的安装位置列于图8-1中,各个安装位置的效果如表8-1所示。
d/7R}n^ 请读者思考一下:在图8-1所示的安装位置中,都不能解决分配电柜跳闸的问题。要解决分配电柜跳闸的问题,应该将有源滤波器安装在哪里?
HDHG~<s 图8-1 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s+l/;3 表8-1
0V1GX~2 Fa%1]R )%K<pIk 5、什么是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 iwK.*07+ |(.\J`_e b(0<,r8 答: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是专门为了解决现代建筑物中的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而开发的新型设备,它串连安装在零线上,如图9-1所示。
<,M"kF: [
[$CtqLg 图9-1 NBF在线路中的连接方法
OXEEpoU?V
NBF对3次谐波电流呈现很高的阻抗,而对基波电流的阻抗很小,它的阻抗特性如图9-2所示。
`dZ|Ko%k 由于它对
三次谐波电流呈现很高的阻抗,因此,如果将它串连在零线上,就会大大减小3次谐波电流。
*BsK6iV
b 由于3次谐波电流是在相线与零线之间形成的回路中流动,因此,当在零线上串入一个高阻抗时,也就同时减小了相线上的3次谐波电流。
P 2WAnm 读者需要注意的是: JXc.?{LL 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与有源滤波器的作用范围完全不同。有源滤波器仅能够保证安装位置上游的谐波电流达到预定控制目标。而NBF能够减小其安装位置的下游线路上的谐波电流。 b}K,wAx
;XN|dq 图9-2 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的阻抗特性
KwL_ae6fV 3}|[<^$ 6、怎样使用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问题? ;5tOQ&p%v '7?Y+R@|L @lN\.O 答:要正确使用NBF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牢记NBF“能够控制安装位置下游线路上的谐波电流”这个特性。
H,(vTthd 为了使读者掌握NBF的使用方法,我们仿照有源滤波器的情况,对典型安装位置及其控制效果进行
分析,请读者感悟其中的规律。
TE
Z%|5(] 一些典型的安装位置列于图10-1中,各个安装位置的效果如表所示。图中仅表示安装的位置,实际安装方式参考图9-1。
MJGT|u8O& &>\;4E.O5 图10-1 NBF的安装位置
z8X7Y
>+SA 表10-1
2d.$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