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1TgJ RX?!MDO 1、对于3次谐波电流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控制? ?^7X2 u$nm gCkR$.-E !
-%%94 Q 答:由于3次谐波的
危害很大,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控制它。目前常用的
方法如表5-1所示:
3N2d@R 表5-1:控制谐波电流的方法
? }`mQ <~ H%Lln#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推荐
有源滤波器和
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两种方法。
/
?TR_> 对于普通的场合,我们推荐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的方法。这种方法实施简单,性价比高。
C,LosAd ^1_[UG 2、为什么传统的陷波电路型滤波器不适用于现代建筑中的3次谐波电流控制? yO7#n0q pNmWBp|ER >XM]UdP 答:因为传统的陷波电路型滤波器会产生较大的容性无功功率,而单相整流电路并不需要这些容性无功功率。
Ra
H1aS( 传统的3次谐波滤波电路如图6-1所示,它对3次谐波电流形成很低的阻抗,从而防止3次谐波电流进入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起到保护
作用。
b8vZ^8tBV
fWi/mK3c 图6-1 陷波电路型的3次谐波滤波器
tp&|*M3 但是这种电路中的电容较大,会发出较大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去,人们很欢迎这种电路,因为过去的负荷大部分是感性负荷,他们需要补偿容性无功。而这种电路在滤波的同时能够补偿容性无功。但是现在,这是一个缺点,因为过大的容性无功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b&LAk-}[ Jo~fri([%Q 3、什么是有源滤波器? ;G3?Sa7+ &%t&[Se
_~ ReA-.j_2@ 答:顾名思义,有源滤波器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有源滤波器并联安装在线路上,向供电线路上注入与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大小相当,但是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使两者相互抵消,如图7-1所示。
6CW5ay_,
v7`{6Pf_$ 图7-1 有源谐波滤波器的
原理 F qgs
S 读者需要注意的是:有源滤波器仅能够保证安装位置上游的谐波电流达到预定控制目标,对于下游的谐波电流没有任何控制效果。 tAI
v+L NuD|%Ebs 4、怎样正确使用有源滤波器控制建筑物中的3次谐波电流? mdEl
CC0 N0vECk mZPvG 答:要正确使用有源滤波器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牢记有源滤波器“仅能控制上游线路的谐波电流”这个特性。
%d(= > 掌握了这个特性,就能够根据要达到的目标确定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了。请读者记住下面的原则:
PJe_qP 有源滤波器要安装在有故障现象的线路的下游。 v}d)uPl}; 为了读者便于理解上面的描述,一些典型的安装位置列于图8-1中,各个安装位置的效果如表8-1所示。
ar}-~~h 5 请读者思考一下:在图8-1所示的安装位置中,都不能解决分配电柜跳闸的问题。要解决分配电柜跳闸的问题,应该将有源滤波器安装在哪里?
@|Yn~PwKs 
图8-1 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V`{' 表8-1
,$>l[G;Bm
#u8#<
,w "`4ky] 5、什么是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 o.0tD >V27#L2:J ftR& 5!Wm 答: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是专门为了解决现代建筑物中的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而开发的新型设备,它串连安装在零线上,如图9-1所示。
OoH-E.lp
WGUw`sc\ 图9-1 NBF在线路中的连接方法
}P.Z}n;Uj NBF对3次谐波电流呈现很高的阻抗,而对基波电流的阻抗很小,它的阻抗特性如图9-2所示。
>L2_k'uE+; 由于它对
三次谐波电流呈现很高的阻抗,因此,如果将它串连在零线上,就会大大减小3次谐波电流。
rpm \!O 由于3次谐波电流是在相线与零线之间形成的回路中流动,因此,当在零线上串入一个高阻抗时,也就同时减小了相线上的3次谐波电流。
3,{eH6,O7M 读者需要注意的是: __.MS6"N 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与有源滤波器的作用范围完全不同。有源滤波器仅能够保证安装位置上游的谐波电流达到预定控制目标。而NBF能够减小其安装位置的下游线路上的谐波电流。 )-Hs]
D:
g}D)MlXRq 图9-2 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的阻抗特性
/ta}12Z tSJ# 6、怎样使用NBF零线谐波电流阻断器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问题? [-_{3qq<e },l
i'r#p BKg8p]`+ 答:要正确使用NBF解决3次谐波电流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牢记NBF“能够控制安装位置下游线路上的谐波电流”这个特性。
=?6
c&Z 为了使读者掌握NBF的使用方法,我们仿照有源滤波器的情况,对典型安装位置及其控制效果进行
分析,请读者感悟其中的规律。
5+M,X kg 一些典型的安装位置列于图10-1中,各个安装位置的效果如表所示。图中仅表示安装的位置,实际安装方式参考图9-1。
)-)rL@s.
>^jBE'' 图10-1 NBF的安装位置
m1pA]}Y/5o 表10-1
.t1:;H b